
产品描述
实验目的
1、能正确测量单摆的摆长,正确测量单摆的振动周期。
2、探究单摆周期与振幅、质量、摆长的关系。
实验原理
在摆角θ≦5°时,单摆的振动符合单摆公式 。
实验器材
序号 | 实验箱名称 | 器材名称 | 数量 | 备注 |
1 | 高中物理通用组合仪器箱 | X型支座 | 1 | |
2 | 高中物理通用组合仪器箱 | 600mm支撑杆-公杆 | 1 | |
3 | 高中物理通用组合仪器箱 | 600mm支撑杆-母杆 | 1 | |
4 | 运动与力 | 转接头 | 1 | |
5 | 运动与力 | 卷尺 | 1 | |
6 | 高中物理通用组合仪器箱 | 数字秒表 | 1 | |
7 | 光学 | 游标卡尺 | 1 | |
8 | 运动与力 | 单摆支杆 | 1 | |
9 | 运动与力 | 细鱼线 | 1 | |
11 | 运动与力 | 半圆角度仪 | 1 | |
12 | 运动与力 | 单摆球组 | 1 | |
13 | 高中物理通用组合仪器箱 | 剪刀 | 1 |
实验步骤
一、探究单摆周期与振幅的关系
1、如图 1-1 所示组装仪器:把支座放在水平桌面上,从单摆球组里取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钢球,取两根等长的细线,下端穿过钢球的小孔连接摆球,上端分别穿过摆球支杆上的两个小孔固定,单摆支杆通过双夹固定在支撑杆上,摆球支杆伸到桌面以外,使摆球自由下垂。做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摆。
2、把摆球拉起不同角度(摆角不超过 5º),然后同时释放。当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,分别把在30s、60s、90s 内两个摆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记录在实验数据表一中。
3.、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,探究单摆周期与振幅的关系。
实验数据表一
|
30s |
60s |
90s |
振幅较大时的摆动次数 |
|
|
|
振幅较小时的摆动次数 |
|
|
|
二、探究单摆周期与质量的关系
1、将两根等长的细线分别穿过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(单摆球组中大钢球和大塑料球)的小孔,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单摆支杆上。做成摆长相等、摆球质量不等的两个单摆,图 1-2 。
2、把两个摆球拉起相同角度(摆角不超过 5º),然后同时释放,当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,分别把在 30s、60s、90s 内两个摆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记录在实验数据表二中。
3、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,探究单摆周期与质量的关系。
实验数据表二
|
30s |
60s |
90s |
单摆 1 的摆动次数 |
|
|
|
单摆 2 的摆动次数 |
|
|
|
三、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
1、将长 30cm 左右的细线的一端穿过大钢球上的小孔,并打结固定好,细线的另一端穿过单摆支杆最里侧的小孔,然后固定在双向转接头上。双向转接头可以上下滑动,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可以改变摆长的单摆,图 1-3。
2、用卷尺量出单摆支杆下边缘到摆球下边缘的垂直长度L1(精确到毫米),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 d。则摆长 L=L1-d/2,,将结果记录在实验数据表三中。
3、将摆球拉离竖直位置(偏角 θ ≤5°),无初速释放摆球。当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,用秒表测出单摆做 30~50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 ,计算出平均一次全振动的时间,即单摆的振动周期。将结果记录在实验数据表三中。
4、改变摆长 L ,重复以上步骤 2、3,再测量几次摆长和周期,并把测得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实验数据表三中。
实验数据表三
单摆摆长L/m |
|
|
|
单摆周期 T/s |
|
|
|
T ²/s ² |
|
|
|
5、定性分析周期 T 与摆长 L 数据,可以得到初步结论:_____________。
6、分析数据,对周期 T 与摆长 L 的定量关系作出猜测:可能是 T ∝ L 、 T ∝ L² 、 T ∝ L ½ 、 T ∝ L ⅓ ……
建立直角坐标系,纵坐标表示周期 T ,横坐标表示所猜测的摆长 L 的各种可能形式,在各坐标系中描出数据点,观察数据点所成的图像是否是一条直线。若是,说明关系成立。
1-4
分析和结论
1、单摆周期与振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。
2、单摆周期与质量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。
3、分析图 1-4图像得到:_______的图像基本为一条直线。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结果与讨论是: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相关产品及配件
相关下载
在线留言
Copyright © 2022 江苏乐百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:南京市建邺区双闸路98号海峡云谷科技园2栋 电话:025-58769595 网址:www.jslabest.com
ICP备案号:苏ICP备2020054929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南京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