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产品描述
实验目的
练习用三种方法测定固体的体积并理解其相应的原理。
实验原理
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测定物体的体积:加入物体前后水的体积差等于物体的体积;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相等;采用物理方法测量规则形状物体的长、宽、高等尺寸,根据体积的计算公式得出物体的体积。
实验器材
序号 |
实验箱名称 |
器材名称 |
数量 |
备注 |
1 |
质量与密度实验箱 |
50mL塑料量筒 |
1 |
|
2 |
质量与密度实验箱 |
铝制溢杯 |
1 |
|
3 |
质量与密度实验箱 |
250mL塑料烧杯 |
1 |
|
4 |
质量与密度实验箱 |
小石块 |
1 |
|
5 |
质量与密度实验箱 |
正方体组 |
1 |
|
6 |
质量与密度实验箱 |
电子天平 |
1 |
|
7 |
运动与力实验箱 |
游标卡尺 |
1 |
|
8 |
自备 |
水 |
|
|
实验步骤
1、将量筒中装入大约35mL水(V0),记录最初的液面高度,然后将铁柱放入量筒中并使它完全进于水中。测定液面的新高度(V1),并将值填入表1。
2、用铝棒重复实验,并将测得的值也填入表1。
3、用电子天平称烧杯的质量,并记录测得的值M0。
4、将烧杯烘干,并放在铝制溢杯的下面。将3个物体中的一个放入铝制溢杯中,保证这个物体完全进入于水中,直到铝制溢杯中的水不再外溢时。测出小烧杯的质量M1,并将测得的值填入表2。
5、用其它的物体重复操作,通常在每次测量前,要保证小烧杯是干燥的。
6、测量两个规则物体的长l、宽w和高h,并将测量值填入表3。
7、实验完毕,整理收纳实验器材。
实验记录
1、浸入方法:带刻度的量筒V0= mL
物体 |
V1/mL |
V/mL |
铁棒 |
|
|
铝棒 |
|
|
2、溢出方法:空烧杯 m0= g
物体 |
V1/mL |
V/mL |
铁棒 |
|
|
铝棒 |
|
|
3、体积的计算
物体 |
l/cm |
w/cm |
h/cm |
V/cm3 |
铁棒 |
|
|
|
|
铝棒 |
|
|
|
|
结果与讨论
1、用V=V1-V0计算这两个物体的体积,并将结果填入表1。
2、按照1mL水的质量为1g。这里可以通过烧杯的两个质量之差计算被测物体的体积,并将值填入表2。
3、用v=l∙w∙h计算体积,并将值填入表3。
4、用不同的方法测得的数值之间有偏差吗?如果有,你能解释原因吗?
5、液体的体积怎么测定?
6、为什么在体积的计算中没有涉及多向转接头。
相关下载
在线留言
Copyright © 2022 江苏乐百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:南京市建邺区双闸路98号海峡云谷科技园2栋 电话:025-58769595 网址:www.jslabest.com
ICP备案号:苏ICP备2020054929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南京 SEO